公共物品融资:政府融资(或强制融资,难以满足公共物品多样性需求)、私人融资(数量不足)、联合融资
理性的消费者倾向坐享其成,即“免费搭车”。这使公共物品市场融资机制失灵,故需要政府强制融资。
市场失灵表现:自然垄断、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、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(外部对生产的影响,特别是公共物品出现,对应市场便失灵)、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(失业、通胀、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固有弊端)
市场经济要求:市场在资源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,政府弥补市场缺陷。
财政4特征:弥补市场失效、提供公平服务、非市场营利性、法治性
财政公平:起点公平、过程公平、结果公平、经济公平、社会公平
财政提供公平服务体现:财政收入结构公平、财政支出结构公平、财政体制选择公平
财政资源配置范围:满足政府职能需要、准公共物品支出、对社会资源配置引导性支出(如矫正外部效应)
财政配置资源手段:总量高效配置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、公共工程、引导社会投资、提高财政效率
财政收入分配职能:政府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果的职能。
财政收入分配手段:明确市场和政府收入分配职责、加强税收调节、财政转移支付(无偿补贴、福利)、公共支出
财政稳经济4大目标:充分就业、物价稳定、经济增长、国际收支平衡
财政稳经济手段: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、税收/补贴/贴息/公债调节、调节个人消费、财政加大对绿色或教科文事业投入
财政事权:一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和职责。财政支出责任:政府履行财政事权的支出义务。
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原则:体现公共服务受益范围、兼顾政府职能和行政效率、实现权责利统一、激励地方政府主动作为、做到支出责任和财政事权相适应
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内容:推进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划分、完善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划分、加快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
财政支出:政府行为活动的支出,包括商品和劳务。
财政支出规模指标:绝对指标(绝对规模,资金总额)、相对指标(财政支出总额 / GDP,衡量政府活动在国民经济重要程度)
财政支出结构:各项支出所占比重,有助于了解政府运用公共资金细节
财政支出经济性质:各项支出具体经济构成,反映政府实际履行何种职能,更侧重资源配置还是收入分配。
财政支出分类:
政府投资性支出特点:非营利性、长期性、外部性(调节外部效应的市场失灵)
购买性支出能直接带动就业,转移性间接带动就业。购买性支出遵循市场的等价交换原则,对政府具有较强效益约束。发达国家干预经济少购买性支出少、转移性支出占比大;发展中国家直接干预经济多,购买性支出占比大。
IMF财政支出功能分类:公共服务、国防、公共秩序和安全、经济事务、环保、住房和社会福利设施、医疗保健、娱乐文化和宗教、教育、社会保护
IMF财政支出经济分类:每项功能分类,再细分8大类,即雇员补偿、商品和服务使用、固定资本消耗、利息、补贴、赠与、社会福利、其他开支
财政支出规模一般都不断扩大,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因素:经济发展因素、政治因素、经济体制/经济制度因素、社会因素
我国财政收入形式:一般性财政收入(税收、国有资产收益、政府收费、专项收入、其他收入)、特殊性财政收入(专用基金收入、政府债务收入)
我国财政收入分类:
财政收入分类意义:①拓宽收入范围(社保基金和预算外收入纳入财政收入);②“类款项目”四层设计;③收支预算更完整;④分类更合理,便于与国际横向比较
影响财政收入因素:经济发展水平、生产技术水平、经济结构、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、价格
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:①价格上涨高于财政收入上涨水平,财政收入名义增长,实际负增长;②累进所得税制度,价格上涨,工资名义上涨,税收收入上涨
衡量财政收入规模适度因素:社会环境、历史条件、是否兼顾效率和公平(两个比重)
两个比重:①全国财政收入 / GDP;②中央财政收入 / 全国财政收入。
中央政府发行的公债为国家公债,即国债。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为地方公债,即地方债。
政府债务收入特征:有偿性、自愿性(资源认购)、灵活性(国债类型多样)
政府债务经济影响:弥补财政赤字、筹集政府投资资金、调节经济
弥补财政赤字3途径:增加税收、发行国债、向银行透支
国债发行消极影响:①利息增加政府支出;②国债使用税收偿还,会加重纳税人负担;③“挤出效应”,国债收入是认购者收入使用权的让渡;④通货膨胀
衡量政府债务规模3指标: 财政支出依存国债、GDP负担国债,财政收入清偿国债
财政支出增长率:ΔG ,当年与上年支出增长百分比
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= 财政支出增长率 / GDP增长率 = ΔG / ΔGDP
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:GDP 每增长1单位,财政支出增长多少。
中央政府债务实行余额管理。地方政府举债,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和适度归还存量债务,不能用于经常性支出。且中央对地方债务实行“不救助”原则。政府性债务也是政绩考核硬指标。
地方债分:一般债务(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)、专项债务(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)
税收特征:强制性、无偿性、固定性(征收比例或数额固定,法定且不能随意征收)
税收固定性特征指税收的确定性和征收标准具有相对稳定性。
税收职能:财政职能、经济职能(调节职能)、监督职能
税制要素:纳税人、课税对象、税率、纳税环节、纳税期限、加成和减免、违章处理(罚则,违反税收罚款)
课税对象:流转额、所得额、财产额、其他
我国税种:流转税、所得税、财产税、其他税
我国税收法律5类18税种:货物和劳务税类、所得税类、财产税类、资源税类、行为目的税类
税收分类:
税率:
我国工资采用超额累进税率,对增值税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,对消费税出口货物免税(通过退税制度)。
增值税:资产增额的税收。我国最重要的税收来源
增值税分:消费型增值税、收入型增值税(扣除折旧税款,不存在重复征税,完全意义增值税)、生产型增值税(不扣除折旧税款,存在重复征税)
增值税特点:不重复征税、具有中性税收特征;间接税,逐节征税,最终消费者是全部税款承担者。税基广阔,具有征收的普遍性和连续性。
增值税优点:平衡税负、促进公平竞争;出口退税、进口增税;组织财政收入上稳定性、及时性;税收征管相互制约、交叉审计。
增值税纳税人分:小规模纳税人(税率3%,不动产类5%)、一般纳税人(基本税率13%,水气煤盐、农务产品9%;除不动产和土地的无形资产6%;出口0%)。
增值税和消费税纳税期限:1日、3日、5日、10日、15日、1个月、1个季度。
一机多票:一套系统,同时开增值税专用发票、增值税普通发票
我国消费税特点:征收范围选择性(不是所有消费品都征消费税)、征税环节单一、平均税率高税负差异大(大部分1%-5%)、计税方法灵活(对烟酒按从量和从价结合征税)
关税完税价格:海关对货物计税使用的价格。
滞缴关税措施:征收关税滞纳金、强制征收、关税的退还(发现多征就退还)、关税的补征和追征
所得税特点:税负相对公平(“量能负担”原则);单环节征收、不存在重复征税;税源可靠、收入具有弹性
企业所得税率25%,非居民企业在国内没有场所的企业所得税20%。
个人所得税:分居民和非居民(外国人一个纳税年度居住不满193天的)综合所得3%-45%超额累进税率;经营所得5%-35%超额累进税率;利息、股息、财产租赁转让所得20%。
个税纳税制度:自行申报纳税、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纳税
财产税:独立屋外的围墙、烟囱、水塔、菜窖、室外游泳池不征税。适用从价计征的,以房产余值计税,税率1.2%;适用从租计征的,税率12%(暂按4%征房产税)
契税:土地、不动产转移税。实行3%-5%税率。暂行家庭唯一首套90平米以下普通住房,按1%税率征契税。
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内容:智能化升级(智慧税务、电子发票、税收大数据);完善税务执法制度(健全税法、规范税务执法、提升执法精度、区域协同、内控监督);高效职能税费、税务监管
政府预算含义:反映政府年度财政收支平衡关系、反映可供政府支配资金数量多少、国家和政府意志体现
我国政府预算:中央预算、地方预算
政府预算3职能:反映政府部门活动和工作状况、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、控制政府部门支出
政府预算原则:完整性原则、统一性原则、可靠性原则(谨慎性原则)、合法性原则、公开性原则、年度性原则
政府预算分类:
政府预算周期:预算编制、预算审批、预算执行、预算调整、决算(预算执行结果会计报告)
中央预算包括:①中央一般公共预算(中央一般公共收入预算、中央一般公共支出预算、中央一般公共预算赤字及国债余额限额预算)、②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(三峡建设基金、机场建设费,结余转下年)、③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、④中央部门预算
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包括:①国有独资企业利润;②国有控股、参股企业股息股利;③国有产权转让收入;④国有独资企业清算收入(扣除清算费用);⑤其他收入
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:资本性支出(国企改制、重组)、费用性支出(弥补国企改革成本,解决历史遗留问题)、其他支出(社会保障)
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坚持“以收定支,不列赤字”。
政府预算审批:预算草案编制完成,只有经过同级人大审查、批准。
政府决算审批:财政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,报国务院审定,由国务院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批。
国库单一账户制度:①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;②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;③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
编制政府决算意义:①决算是国家政治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反映;②决算反映政府预算执行结果;③决算是制定国家经济财政政策的基本依据;④决算是系统整理和积累财政统计资料的主要来源,为制定下一年预算提供参考